服务热线:
0752-2399918
您的位置: 首页 > 脊柱矫形康复 >

【脊柱侧弯康复案例】这种脊柱侧弯无需佩戴支

发布日期:2022-07-25 14:39   浏览量:
      特发性脊柱侧弯(脊柱侧凸)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,世卫统计数据认为可能与遗传、生物力学、中枢神经缺陷,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。因此,此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,防病操、保健品均无效,切勿上当。

      点击阅读来自国际MDT多学科联合会诊专家的忠告

 

 
典型康复病历分享
      凯斯骨科热心社会公益,定期开办免费公益身姿课,指导站、立、坐、卧,以及学习、工作、生活时的正确身姿体态,尤其是帮助青少年儿童纠正不良体态习惯,深受广大家长欢迎,已成为本地品牌活动,期期爆满。
  本病历记录的是一位在凯斯公益身姿课上发现的典型患者,极具代表性。公益课上,他穿戴脊柱侧弯矫治支具格外显眼。但经过医生和康复师详细评估,认为他的症状无需佩戴支具,仅需物理治疗和运动康复体系即可,更利于孩子的身心康复。最终,在患儿和家属的信任及配合下,取得了极佳的矫治效果。

症状: 

1、全脊柱X光画片cobb角20.05°(胸椎段,以T8为中心向右侧凸)

2、穿戴支具全脊柱X光画片cobb角18.55°

3、高低肩(肩胛骨下角不等高)

4、背部特异性疼痛

5、步态异常

诊断:特异性脊柱侧弯

病历概况:

        病历记载,该男性患者16周岁,初中生,身高181厘米,体重72公斤,体型匀称。就诊时,已在某知名脊柱康复机构定制型硬质脊柱侧弯支具,佩戴5周,配合康复治疗4次,患者主诉未见改善,并明确表现出对支具的厌恶和抵抗情绪。

        经医生和康复师联合动静态诊断、评估,发现该患者全脊柱矢状面X光未见明显异常,胸椎段CT片垂直轴横断面也未见明显旋转(侧弯锥体),仅冠状面胸椎段以T8为中心向右侧凸,Risser征3级。结合早期X光片,从三维视角来看,患者病情简单且较轻。以动态的眼光来分析,患者症状进展缓慢,进行性风险因子一般,此种患者在凯斯骨科一般不定制支具。

        稳妥起见,医生为患者设计支具佩戴时长阶梯性递减的“脱支具方案”,4周时间,从全天穿戴到仅睡眠时穿戴,逐步缩减佩戴时长,并要求其改变睡姿习惯。配合康复师进行施罗斯疗法,以三维呼吸模式为训练核心,辅以神经对称性角度训练、肌力对称性训练,平衡脊柱两侧肌张力,改善功能,缓解后背疼痛的症状。此外,针对性的定制生物力学鞋垫,纠正步态异常及人体重心偏移,进行本体感觉重建、适应。穿戴定制生物力学鞋垫2周后,患者表示感受到自下而上从未有过的“轻松和稳定”,且听声辩位能力显著增强。

  经过5个月治疗,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治疗,cobb角降至6.2°,后背疼痛症状消失,心态积极乐观,家属对我门诊疗法赞不绝口。
疗法设计:

        本病历之所以极具典型性,是因为在凯斯骨科众多脊柱侧弯病历中,佩戴“非必要”支具的患者并不少见。对于侧弯方向单一、锥体旋转和侧弯Cobb角度小的患者,在进行性风险因子评估后,对于风险一般或较低的,均不建议定制支具,从而降低患者经济负担。

        巧妙利用患者前诊定制的支具是本病历亮点之一,孩子夜晚睡眠时段身体快生长发育,利用支具在睡眠中脊柱完全放松的状态下避免“肆意生长”。

 
 
扩展阅读:
        正常的脊柱有颈椎7节,胸椎12节,腰椎5节,骶椎1块,尾骨1块,24节可活动。从矢状面看有4个平滑的弯曲,其中颈段30°~35°向前,胸段约40°向后,腰段约45°向前,骶尾段向后。脊柱侧弯的患者在冠状面上的侧方弯曲,通常也存在水平面上椎体旋转和矢状面上脊柱正常生理曲度改变。因此,在专科医生眼里,是否需要定制支具需要在三维空间多角度评估。
      在惠州,每10个脊柱侧弯的孩子,有5个选择在凯斯骨科诊治。这其中口碑相传的原因就是“高精度评估体系”,10项评估内容从生理到心理,全面诊断,为后续可靠疗效提供切实依据。

凯斯骨科脊柱侧弯高精度评估体系,包含以下项目:

1、全脊柱正侧位X光片及左右Bending位片、骨盆平片,读片;

2、斜角肌、斜方肌、肩胛提肌、竖脊肌、肋间肌、腹肌、腰方肌拮抗、平衡、代偿、稳定等生物力学评估;

3、膝、踝、足下肢力线评估;

4、脊柱柔韧性、活动度、旋转度评估;

5、呼吸模式评估;

6、Risser征等级及支具矫正效果评估;

7、病程发展评估;

8、支具矫形力余量;

9、肌筋膜、肌肉萎缩风险评估;

10、心理状态评估。

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0752-2399918

扫一扫,关注我们